网站首页 区域概况 投资服务 注册服务 企业优惠 为您服务 联系我们

政策条件

非凡二十年·舟山新答卷丨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 软硬结合“双轮驱动” 逐浪世界一流强港

       海纳百川,港通天下。舟山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是不负资源禀赋扛起的使命担当。   

       作为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的“主力军”“先锋队”“排头兵”,近年来,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积极践行“八八战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实干争先、攻坚克难,在建设港口基础设施、提升重大战略服务能力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以一流软硬件助力一流强港建设,为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贡献港航口岸新作为。   

       新成就   

       二十年栉风沐雨,二十年担当作为,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披荆斩棘、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引领铸就了舟山港口发展史上一座又一座丰碑。   

       2006年1月1日 宁波—舟山港名称正式启用,标志着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6年11月22日 舟山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   

       2008年1月11日 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国际航道通过交工验收并投入试运行,是全国第一条30万吨级人工航道。   

       2009年6月 舟山煤炭中转码头正式开港,时系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中转码头。   2010年 舟山港货物吞吐量2.07亿吨,首次突破2亿吨大关。其中油品、金属矿石、煤炭占七成。   

       2016年1月 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正式投入试运营,时系我国最大的海上铁矿石中转基地,也是国内最大的单体保税混配矿码头。   

       2016年4月19日 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获批成立。   

       2017年11月 舟山港区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达到4.25亿吨。   

      2018年 舟山港区货物吞吐量5.08亿吨,首次突破5亿吨大关。   

       2018年12月 舟山实华原油码头二期通过交工验收,系舟山首座45万吨级原油码头,也是亚洲最大原油码头。   

       2020年6月 条帚门外锚地正式投用,总面积32.8平方公里,系舟山南部海域面积最大的港外锚地。   

       2021年 舟山港区货物吞吐量突破6亿吨。   

       新目标   

       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市港航和口岸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攻坚克难、实干争先,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高水平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等重大战略,加快港航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和现代海洋城市贡献港航口岸力量。   

       争取202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6.5亿吨,同比增长4.2%;江海联运量3.2亿吨,同比增长6.6%;全市水路货运船舶运力保有量900万载重吨;水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同比增长29.6%;海事服务总产出480亿元,同比增长17%;外轮供应货值38亿美元,同比增长15%。   

       紧盯提档升级 锻造基建“硬实力”   

       基础设施建设,是锻造一流强港“硬核”力量的强大支撑。近五年来,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大手笔规划、全域性统筹,累计完成水运项目投资达351.64亿元,以一个个国家乃至世界级项目的接连问世挺起了海上脊梁,港口枢纽功能全面增强。   

       2018年底通过竣工验收的宁波舟山港蛇移门航道,是国内首条30万吨级(兼顾40万吨散货船乘潮通航)航道,再次创造我国通过人工建设实现最大通航等级航道的记录。该航道弥补了长三角地区铁矿石转运能力的不足,大大降低进口铁矿石运输成本。   

       2022年5月,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人工航道扩建工程试运行维护期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扩建后,该航道可满足30万吨级油船和散货船乘潮单向通航,同时可兼顾40万吨级散货船和45万吨级减载油船乘潮单向通航,进一步提升通航效率。   

       船畅其运,货畅其流。近五年,我市新增白泉港区进港航道、黄泽山航道、鱼山航道二期等一批高等级航道,总里程扩至1476公里,海上“高速公路”愈发畅通。   

       推动船舶从“走得了”向“走得快”“走得好”转变,舟山还重点在锚地建设上下苦功,为铁矿石、油品、煤炭、粮食等大宗商品中转增强保障能力、承载能力。   

       数据见证发展。近五年,舟山新增锚地面积8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舟山南部迄今为止海域面积最大的港外锚地——条帚门外锚地,进一步提升了舟山港域大型船舶锚泊容纳能力,为浙江自贸试验区船用保税油加注业务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   

       不仅如此,全球最大专业化码头集群正加速崛起。五年来,舟山建成1个45万吨油品码头、1个40万吨铁矿石码头、2个30万吨级油品码头等一批高等级码头,共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42个,总数达到88个,形成了完善的全货种服务能力。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发展后劲日益强大,舟山迈向世界一流强港的步伐扎实有力。   聚焦国家战略 提升服务“软实力”   

       长期以来,海船难入江,江船难出海,很大程度制约了长江沿线大宗物资的运输效率。   2018年4月,由舟山设计、建造和营运的全国首艘2万吨级江海直达新船型“江海直达1”号轮顺利靠泊安徽马鞍山港,标志着制约因素迎刃而解。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加速向规模化发展,如今舟山已建立运营全国首支江海直达散货船队。   

       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是国家赋予舟山的历史使命。而走在前列,也意味着往往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鉴。以改革破题开路,五年来,“首字号”成为高频词。这些高频词,聚焦的是发展路上的一个个老难题和新挑战,强化服务支撑:   

       数字化改革率全国之先,“江海联运在线”应用成为国家首批骨干物流信息平台,可提供船舶进出港、货物装卸仓储、江海物流跟踪等一站式服务,已归集10大类、2200项、近16亿条数据,服务覆盖了苏皖赣鄂湘川等六省沿江主要港口;   

       创新全国首个江海直达“运力池”,集中配航线、配货物、配码头,实现船东、供应链、启运港和目的港的“四方共赢”。目前,运力池已经吸引8家企业入驻;   

       成功探索粮食“散改集”运输、铁矿石江海铁多式联运,与长江沿线30多个港口达成物流合作,粮食、铁矿石、油品提升至同类货种进江总量的65%、44%、41%。   改革创新的“量变”,换来联运服务的“质变”,从而引来市场发展的“蝶变”。近五年来,舟山江海联运量年均增长10%,占长江干线总量比例提升至20%以上。   

       聚要素、优服务、提质效,作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浙江自贸易试验区两大战略的核心,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同样起势腾飞,不断提升综合海事服务能级。   

       五年来,舟山累计引进海事服务企业631家,其中头部企业47家,船舶供应、船级社等8个产业链节点初具国际竞争力;成功签订沪舟一体化供油协议,实现浙沪跨港供油常态化;全国首创锚地综合海事服务;实现小干岛海事服务产业园一期开园,国家级船员评估中心落户,顺丰海事服务电商平台“船供超市”一期上线。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聚焦堵点痛点,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以创新驱动为牵引,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水平,以“软实力”构筑一流强港建设“硬支撑”。